由于前段时间SCI在图林中讨论比较热。昨天就自己定制了一份SCI消息。今天就收到了9篇与SCI相关的。
在SCI及学术评价方面,中国科技界关心的人还真不少,几篇发表在《光明日报》上的文章也能说明一些问题。
1、最多的是内容报道 科技部:SCI收录我国论文总数升至世界第5位
2、SCI不是评价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–由论文数量高速增长引发的思考 (《光明日报》文章,值得推荐)
今年9月份,SCI的创始人Garfield(加菲尔德)先生写了一篇文章,称SCI是把“双刃剑”,影响因子也不是一个完美的工具,希望人们能够建设性地使用。这话有一定的道理。
我们搞研究,不管对人才还是成果,首先要看其真正产生的影响。
其次,我觉得论文应该是ByProduct(“副产品”),不要只是为了发表论文而做研究,要重视研究的真正价值,也就是Realstuff(真东西),真正对社会有影响。
无论是评价成果还是评价人,最基本的手段是同行评议。尽管同行评议中存在利益冲突,但不要因此就不相信科学共同体。
3、学术评价不能简单量化 (《光明日报》文章,值得推荐)
–量化的学术评价方式,曾对推动学术发展起过重大历史性作用,但目前在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重量轻质现象,量化评价方式正在成为学术浮夸的“催化剂”。
–虽然目前我国SCI论文总数居世界前列,但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——单篇论文平均引文数却只有3.01次,居世界第124位。论文数量增长与质量下降并存。
–学术评价体系改革应确保学术评价程序的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和透明,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,重视同行评议,排除非学术因素干扰。
4、齐芳: SCI的评价作用客观、公正吗? (来源《光明日报》)
从此,又多了一项关心的内容!
-
近期文章
近期评论
- 高冉发表在《情人节之:买书糗事》
- 圆猫记发表在《《雪夜林畔小驻》(余光中译)》
- yy发表在《《雪夜林畔小驻》(余光中译)》
- 张辉发表在《读书:成为你自己》
- wjew发表在《再挖一洞,等着填坑》
文章归档
- 2016年四月
- 2015年十二月
- 2014年七月
- 2013年十二月
- 2013年十月
- 2013年六月
- 2013年五月
- 2013年四月
- 2013年一月
- 2012年十二月
- 2012年十月
- 2012年八月
- 2012年七月
- 2012年六月
- 2012年五月
- 2012年四月
- 2012年二月
- 2011年十二月
- 2011年十一月
- 2011年十月
- 2011年九月
- 2011年八月
- 2011年七月
- 2011年六月
- 2011年五月
- 2011年四月
- 2011年二月
- 2011年一月
- 2010年十二月
- 2010年十一月
- 2010年十月
- 2010年九月
- 2010年八月
- 2010年七月
- 2010年六月
- 2010年五月
- 2010年四月
- 2010年三月
- 2010年二月
- 2010年一月
- 2009年十二月
- 2009年十一月
- 2009年十月
- 2009年九月
- 2009年八月
- 2009年七月
- 2009年六月
- 2009年五月
- 2009年四月
- 2009年三月
- 2009年二月
- 2009年一月
- 2008年十二月
- 2008年十一月
- 2008年十月
- 2008年九月
- 2008年八月
- 2008年七月
- 2008年六月
- 2008年五月
- 2008年四月
- 2008年三月
- 2008年二月
- 2008年一月
- 2007年十二月
- 2007年十一月
- 2007年十月
- 2007年九月
- 2007年八月
- 2007年七月
- 2007年六月
- 2007年五月
- 2007年四月
- 2007年三月
- 2007年二月
- 2007年一月
- 2006年十二月
- 2006年十一月
- 2006年十月
- 2006年九月
- 2006年八月
分类目录
功能
谢谢推荐。
图林丫枝老师的视角很广啊,值得晚辈学习。
不敢不敢!
博客的更新也很快,图林丫枝真是太勤奋了!
都快来不及看了<br />从这得到不少信息!